氣喘的病因
氣道過度反應
當氣管發炎後,氣道會變得特別敏感且不穩定,一旦遇到內在或外在物質的刺激,會導致氣管平滑肌的收縮。
急性氣流阻滯
急性支氣管收縮
主要是經由免疫球蛋白E (IgE) 的作用誘發出許多物質,包括由氣管肥大細胞釋放出來的組織胺、前列腺素等等,引起平滑肌的收縮。此種反應為氣喘第一次發作的機轉,主因是吸入型過敏原而導致的支氣管收縮。
氣管壁腫脹
氣道阻滯可能是單獨的氣管壁水腫或合併平滑肌的收縮而造成。此種氣喘反應在接收過敏原刺激後,約6-24小時後出現,屬於晚發期的過敏反應。
慢性的黏液栓塞
氣道阻塞的主因是黏液分泌、滲出的血清蛋白及細胞碎片所造成。嚴重的氣喘病中,此種黏液栓塞會完全堵住較細小的支氣管。
氣道壁變形
因為長期及嚴重的氣喘導致氣道間質的結構性變化。
在診斷或治療氣喘之前,必須先做肺功能的檢測,一般患者在經過3-6個月的治療後,仍須每1-2年做肺功能的檢測追蹤。

肺功能檢測
有關氣喘的肺功能檢測,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秒用力呼氣量 (FEV1) 與用力肺活量 (FVC) 的比值,(FEV1/FVC)
FEV1 為最大深吸氣後做最大呼氣,取第一秒呼出的氣量容積;FVC 為深吸氣至肺總量位,以最快的速度呼出全部的氣量。
正常肺臟在用力呼氣時的 FEV1/FVC 比值應大於80%,若數值小於此數,則表示呼吸的通道受阻,比值越小表示越嚴重。
尖峰呼氣流速 (PEF)
測量時須先將尖峰流速計歸零,採站姿將流速計水平放入口中,深呼吸至肺總量位,接著是短而快速的用力呼氣,直到呼氣完全結束。以上的步驟需重複三次,取最佳數值為本次測量結果。
呼氣的用力與否非常重要,可能影響測量準確度。一天需要測量二次,即清晨與睡前的數值,病人可自行檢測,測量結果可讓醫師評估目前用藥的效果,也是調整藥物的依據之一。
引發氣喘的原因
-
過敏原:花粉、黴菌孢子、動物毛屑、塵蹣、灰塵。
-
呼吸道感染,如感冒。
-
氣溫劇烈變化。
-
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
-
激烈運動,情緒激動。
-
香菸、油漆、香水等刺激的化學物。
-
油漆、汽機車及工廠廢氣、懸浮微粒PM 2.5。

氣喘的預防與治療
避免過敏原之接觸以及適當的藥物治療。
1. 改善居家環境:
目的在於減少過敏原的刺激,以減輕氣管的發炎反應。
避免塵螨的接觸。
-
塵螨是一種具有八隻腳的微小生物,以吃人類或動物脫落的皮膚、毛髮維生,塵螨本身、排泄物及卵甚至屍體皆是引發氣喘之過敏原。
-
家中之床墊為塵螨之最大來源,必須移除至室外或以有醫療認証之防螨床套套住密封。被子可選用蠶絲被、涼被或亦用防螨被套包住;不宜使用毛巾被、毛毯、厚重的棉被、羊毛被、羽毛被等易讓塵螨發生的材質。被單則因容易有人類皮屑毛髮,掉落其上引來塵螨,宜每週清洗一次,並以的55°C之熱水浸泡5一10分鐘。
-
地毯,填充式布料傢俱(如布沙發、布料抱枕),布娃娃或絨毛玩具,窗簾等需收起來。
-
除此之外,居家環境須保持通風乾燥,濕度宜控制在50%~60%之間,避免塵螨及黴菌之滋生。
-
保持居家整潔,減少蟑螂之繁殖,有毛之寵物亦不宜飼養,毛易引起氣喘利於塵螨之繁殖。
-
-
以下措施亦有助於降低氣喘發作機會:避免出入密閉式公共場所,減少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
避免二手煙、蚊香、燒香、油漆、香水、殺蟲劑等化學刺激物的吸入
-
氣溫變化時需注意氣道之保暖如戴口罩
-
做運動前需先做好暖身運動,乾冷的環境下若氣喘控制未達理想,宜避免劇烈運動。
-
2. 藥物治療:
是依照症狀的發作頻率及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可分口服及吸入性藥物,主要有支氣管擴張劑與抗發炎藥物(主要為類固醇)。治療應依照醫師指示,不宜因症狀減輕即自行冒然停藥。適當的授與低劑量的吸入性抗發炎藥物已被証實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氣管之慢性發炎,並避免氣管黏膜之纖維化,改善肺功能等已成為目前氣喘治療之重要方法,可降低氣道之敏感度。
當你出現以下的徵兆時,就應該尋求協助
-
你的快速緩解藥物沒有辦法持續作用很久或者甚至一點幫助也沒有。呼吸仍然十分急促而且費力。
-
說話很困難。
-
嘴唇或指甲變灰或變藍色。
-
呼吸時鼻孔會張得很大。
-
肋骨及頸部的皮膚,呼吸的時候會往內凹陷。
-
心跳或脈搏很快。
-
走路發生困難。